string(12) "查找模板" 搜 索-满病 中医药杏林园数据库 - Powered by HDWiki!
创建词条编辑实验

按字母顺序浏览: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其他

搜索“满病”找到相关内容53篇,用时3.713284秒

第十四章 泻药方剂(《蓝琉璃》)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09-09 17:16
标签:

摘要:第十四章  泻药方剂    五清导之先行油脂疗法之章讲述完后,明智大仙立即接着如是云云,说道:“喏,意生大仙,请仔细听,牢记心中!”如是告诫后,继续讲道——&nb[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93次
卷五 (《伤寒论直解》)
词条创建者:520dzx创建时间:08-27 10:26
标签: 辨太阴病脉证篇(计八节) 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白芍加重一倍) 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汤加芍一倍又加大黄) 辨少阴病脉证篇(计四十五节) 麻黄附子细辛[细辛: 原作“泻心”,疑误,据《伤寒论》改。]汤(麻黄附子细辛)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 黄连阿胶汤(连胶芩芍鸡子黄) 附子汤(炮附茯苓参术芍) 桃花汤(干姜粳米赤石脂) 吴茱萸汤(人参姜枣吴茱萸) 猪肤汤(猪肤一斤) 甘草汤(生甘草二两) 桔梗汤(桔梗甘草) 苦酒汤(半夏鸡子着苦酒) 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草) 白通汤(葱白干姜附) 白通加

摘要:卷五  辨太阴病脉证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此论太阴气之为病也。太阴主地而主腹,腹满者,地气不升也[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126次
卷三 (《女科医案选粹》)
词条创建者:520dzx创建时间:08-25 22:25
标签: 妊娠门 凭脉断妊案王孟英 妊娠恶阻案卢不远 又案朱丹溪 又案汪石山 又案万密斋 又案张路玉 又案赵晴初 又案车渭津 妊娠子悬案王孟英 又案陆肖愚 又案陈良辅 又案陆祖愚 又案叶香岩 妊娠子痫案孙文垣 又案陆肖愚 妊娠子利案徐灵胎 妊娠子满案万密斋 妊娠子肿案万密斋 妊娠转胞案朱丹溪 妊娠患肺痈胎朽案喻嘉言 妊娠胎枯案许裕卿 妊娠胎毒冲逆案徐灵胎 妊娠因梦击胎动案孙文垣 妊娠郁怒致胎不安案顾晓澜 妊娠漏血案王孟英 妊娠感寒案张路玉 妊娠烦热案薛立斋 妊娠呕吐案叶香岩 妊娠风温案叶香岩 妊娠冬温案张

摘要:卷三  妊娠门  【凭脉断妊案王孟英】周光远令正,孟英诊其脉,右寸关忽见弦大滑疾,上溢鱼际,平昔之脉,未尝见此,颇为骇然。及询起居,诸无所苦,惟汛愆半月耳。曰:妊[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665次
本草纲目草部目录第十七卷·草之六(《金陵本〈本草纲目〉新校正》)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03-06 09:53
标签:

摘要:大黄本经下品【释名】黄良本经将军当之火参吴普肤如吴普〔弘景曰〕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杲曰〕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有将军之号。【集解】〔别录曰〕大黄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二月、[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973次
卷二 七情内伤门(《临症经应录》)
词条创建者:童叟创建时间:02-20 19:43
标签: 痰饮 喘满 满病 肺痹 肝旺肺虚 噎膈 反胃 厥阴气阻 木侮土 肝气痛 胃脘痛 肝脾心肾伤 肝肾两伤 水不养肝 肝气纳气 肾火咳嗽 真阴不足 心肝肾虚 肝胆火升 目病 鼻渊 火克金 吐血 木舌肿痛 骨痹 遗精 阳关穴冷 脾虚发肿 溺痛滴沥 两肋痛 三阴不足 下焦呕吐 湿

摘要:卷二 七情内伤门 一、喘 (案1)某,真阴不足,肾失司摄之权,气不归原,致咳喘数月,脾土大伤,饮食少进,营卫交虚,寒热更作,两脉细涩,渐有喘满之虞。《书》云:夫外感之喘治肺,内伤之喘[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1735次
卷三(《王乐亭指要》)
词条创建者:童叟创建时间:02-20 13:46
标签: 湿 脚气 泄泻 肿胀 衄血 失音 肺痿 哮喘 脾胃

摘要: 卷三 疝 周 卧则安,撑则痛,或在少腹,或攻胸肋,或连腰脊,或带小便难。不定者气也,炎上者火也。法当泻肝,佐清金肺。生熟延胡 二钱 川楝子 二钱 南沙参 四钱 杜仲 三钱[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414次
卷三(《临证指南医案》)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02-02 13:32
标签:

摘要: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遗精陈厥后,吸短多遗。议摄下焦。阴虚阳动熟地四钱  桑螵蛸二钱  覆盆子一钱  五味一钱  湖莲三钱  芡实二钱[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1366次
第十五卷(《赤水玄珠》)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12-24 21:48
标签:

摘要: 赤水玄珠第十五卷 新安生生子孙一奎著辑赤水玄珠第十五卷目录 秘结门  大小便不通  闭癃遗溺不禁辨  小便不通门  癃门 [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937次
积聚痃癖癥瘕(《病机部》)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4 15:27
标签:

摘要:积聚痃癖癥瘕三锡曰:积者,迹也,腹中有形不移者是。聚者,或浊气丛聚,或上或下,聚散不常是也。痃癖者,玄绝隐辟,或隐或现,莫能以恻是也。腹中有形可证谓之癥,暇物而成谓之瘕。皆浊气痰血凝聚而成,但有微甚、部[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22次
小便诸证门(《原幼心法》)
词条创建者:童叟创建时间:10-21 21:17
标签: 小便诸证门 小儿诸淋证治 论小便闭塞不通 论小儿阴肿 论小儿尿床遗溺 论小儿尿白便溺 论小儿疝证 灸法 诸证方 治淋之剂 治阴肿之剂 治遗尿之剂 治尿白之剂 治疝之剂

摘要:原幼心法下卷庐陵彭用光撰集 一、小便诸证门 小儿诸淋证治 用光按:《病式》云:淋,小便涩痛也。热客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巢氏《病源》曰:诸淋皆肾虚所致。肾与膀胱为表里,主[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342次
中满腹胀门(《兰室秘藏》)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09-13 23:27
标签:

摘要: 中满腹胀门 中满腹胀论《六元政纪论》云:太阴所至为中满,太阴所至为蓄满,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论云:脾乃阴中之太阴,同湿土之化。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天为阳为热,主运化也,地为阴为湿[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869次
木部中品之上(《御制本草品汇精要》)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09-06 17:11
标签: 桑根白皮 附桑椹、桑耳 五木耳 附蕈菌 竹叶 附根、汁、实、皮、茹、笋 吴茱萸 附根、叶并梂子 槟榔 栀子 麒麟竭 食茱萸 附皮 芜荑 枳壳 枳实 厚朴 茗(苦) 秦皮 秦椒 山茱萸 附胡颓子 紫葳 附茎、叶、根 胡桐泪 白棘 棘刺花 附实、枣针 猪苓 附刺猪苓

摘要:一十三种神农本经朱字三种名医别录黑字四种唐本先附注云唐附二种宋本先附注云宋附一种今分条三十三种陈藏器余已上总四十六种内三种今增图木之木[图1801,  02]桑根白皮附桑椹、桑耳,俱无毒,叶[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1289次
利湿之剂(《医方集解》)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08-06 19:30
标签:

摘要: 利湿之剂湿为阴邪。《经》曰:地之湿气盛,则害皮肉筋脉。又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者,土之气,土者火之子,故湿每能生热,热亦能生湿,如夏热则万物润溽也,湿有自外感得者,坐卧卑湿,身受水雨也。[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806次
卷之四(《泰定养生主论》)
词条创建者:dongdong创建时间:07-30 21:43
标签: 正讹 公论

摘要:卷之四正讹 方书云:“夏月阴气在内。”原夫圣人以天地为法象,明人身之安危。天地之气,一岁十二卦,一卦六爻,共七十二爻,半阴半阳,总候三百六十日。康节云:“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俱是春。”盖阴[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716次
灸法的特点(《灸法捷要》)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10-31 11:59
标签:

摘要:灸法古称灸焫(ruò,音若,同爇)是一种用火烧灼的治病方法,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上说:“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焫,烧的意思。艾火[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588次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灸法捷要》)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10-31 11:58
标签:

摘要:一、灸法的起源灸法属于温热疗法,与火的关系密切。火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或80万年前的“兰田人”时代,乃至更远。我们的祖先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防治疾病的条件也极差,因此平均寿命极[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09次
灸法之起源《承淡安中国针灸学》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7-21 16:27
标签:

摘要:灸法之起源,在文字上可稽者,《内经》已有记载。《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曰:“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灸焫,即灸法。按《内经》之文,灸法之[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753次
针灸治疗原则(精编教材《针灸治疗学》)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7-01 19:52
标签:

摘要: 针灸治疗原则就是针灸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是确立治疗方法的基础。《灵枢·官能》说:“用针之服,必有法则。”针灸治疗的病种众多,针灸方法也多种多样,故从总体上把握针灸治疗原则具有化繁[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00次
刺法灸法的起源与发展(精编教材《刺法灸法学》)
词条创建者:惠惠会回首创建时间:07-01 14:39
标签:

摘要: 一、  针法的起源与发展自人类的双手能够制造简单的劳动工具,即从类人猿进化为人类时,刺法也就随之开始萌芽了。针刺需用一定的工具,古代最早的针具称为“砭石”。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具得到[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48次
灸焫(《简明针灸辞典》)
词条创建者:天才小春创建时间:06-25 18:50
标签:

摘要:焫,又作“爇”,点火燃烧的意思。医书中多指艾灸而言。《素问·异法方宜论》:“藏(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焫。”[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48次
 共53条 123››

更多详情,尽在互动百科
更多详情,尽在谷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