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词条编辑实验
中医药杏林园数据库>> 百科分类 >> 中医典籍库 >> 诊法

"诊法" 分类下的词条该分类下有280个词条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水肿门(《治法汇》)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6 10:18
标签:

摘要:水肿门三锡曰:水肿悉属脾虚不能运化,浊气横溢四肢头面而为肿,初起邪盛宜治标,分在上在下。仲景曰:腰已上肿宜发汗,腰已下肿宜利小便,即《内经》开鬼门洁净府之意。开鬼门,是发汗;洁净府,谓利小便。稍久即是脾[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41次
胀满门(《治法汇》)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6 10:17
标签:

摘要:胀满门有寒热,有气滞,有气虚,有血虚,俱属脾。寒初起脉沉伏,或食寒凉伤脾而胀,属寒,平胃理中汤,辛以散之。热脉弦数,膏粱酒色伤中,湿热郁于中而胀者,属热,小便必短数,芩连栀子滑石,苦以泄之。大便秘而脉数[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33次
中风门(《治法汇》)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5 22:07
标签:

摘要:类中风大率因气虚,血虚,有痰,或挟火与湿。张三锡曰:病人昏愦,四肢不遂,举世皆以中风名之,殊不知类中者,十居八九。今搜集诸名家古今切用要法,为跧蹄焉。痰涎壅盛,喉中作声,卒然晕倒,脉微而数,或左关弦急,[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816次
瘟疫门(《治法汇》)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5 22:33
标签:

摘要:瘟疫门众人一般,长幼相传染,乃天行疫疠也。然毒气滋蔓,甚于燎原,迎之者,靡不焦烂。良工须详脉症,分别经络,庶乎用药无误。今将古今经验大法,疏注于下,以为初学之阶梯云。瘟疫初起,表症见者,九味羌活汤、败毒[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20次
十九畏(《治法汇一卷》)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5 15:23
标签:

摘要: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相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阅读全文:]

编辑:1次| 浏览:827次
伤风门(《治法汇》)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5 22:31
标签:

摘要:寻常伤风,头痛眼胀,鼻塞清涕,咳嗽脉浮数者,火郁于上也。参苏饮加桑杏,妙在木香。冬月加麻黄,轻于解散,不必大取汗也。[参苏饮]治感冒发热,头疼,或因痰饮凝积,发以为热,并宜服之。若感冒发热,亦如服养胃汤[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90次
中寒门(《治法汇》)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5 22:30
标签:

摘要:脉沉迟,或伏,或微弱,外症四肢强直,口噤目瞪,面色清白,或自汗,或吐利,卒然得于严寒之时。气虚表弱,寒邪乘虚,直入于三阴之经所致。与中风相类,但脉不浮,无痰声为异耳。当温中散寒,兼表症,脉浮迟微弱者,五[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817次
躁门(《治法汇》)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5 22:28
标签:

摘要:脉涩而紧,或浮而弦,或细而涩,或芤而虚,大都因血虚有火,变为燥病。《易》曰:燥万物者,莫熯乎火,是也。在外则皮毛枯槁,在上则咽干口燥,在中则烦渴不已。治宜生津养血,凉血滋阴润燥。切忌燥剂,如半夏、苍术之[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45次
湿门(《治法汇》)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5 22:27
标签:

摘要:有表有里,有湿热,有寒湿,有风湿,有湿痰。脾虚多中湿。脉濡而浮,外症关节疼痛,四肢痿弱,表中湿也,名曰湿痹。宜渗泄分利,五苓加减,发黄加茵陈。若关节重痛浮肿,喘满,腹胀,烦闷,昏不知人,其脉必沉而缓,或[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92次
暑门(《治法汇》)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5 22:25
标签:

摘要:体虚冲斥道途,忽然晕倒,脉微而虚,或浮大而散,或伏;外症自汗身热,微烦渴,为中暑,亦名中暍。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暑伤于气,所以脉虚也。脉虚大,身大热,躁烦大渴,汗大泄,倦怠为伤暑。暑伤肺,宜人参石膏汤解[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14次

诊法

脉理会参
《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种》序一(《脉理会参》)
《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种》序二(《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内容提要(《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序(《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卷上·四脉统领》(《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卷中·二十八脉详辨》(《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卷下·脉法备录》(《脉理会参》)
脉理集要
脉学类编
《四言举要类编》自序(《脉学类编》)
参考诸书目(《脉学类编》)
脉学类编
脉粹
校勘记(《脉粹》)
序(《脉粹》)
跋(《脉粹》)
正文(《脉粹》)
萧世基《脉粹》一卷(永正五年抄本)(《脉粹》)
濒湖脉学
痘疹心法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卷之十三
卷之十四
卷之十五
卷之十六
卷之十七
卷之十八
卷之十九
卷之二十
卷之二十一
卷之二十二
卷之二十三
后记
月王药诊
内容提要 前言(《月王药诊》)
卷一(《月王药诊》)
卷二(《月王药诊》)
卷三(《月王药诊》)
卷四(《月王药诊》)
卷五(《月王药诊》)
卷六(《月王药诊》)
卷七(《月王药诊》)
卷八(《月王药诊》)
卷九(《月王药诊》)
后记(《月王药诊》)
译后记(《月王药诊》)
附录 本书所用动、植、矿物药汉文拉丁文名称对照(《月王药诊》)
四诊法
四诊法序(《四诊法》)
脉法(《四诊法》)
脏腑部位(《四诊法》)
诸经不行三部辨(《四诊法》)
十二经脉起止(《四诊法》)
独取寸口(《四诊法》)
三部九候(《四诊法》)
脉形(《四诊法》)
妇人脉(《四诊法》)
四时平脉(《四诊法》)
五脏平脉(《四诊法》)
脉贵有神(《四诊法》)
脉要(《四诊法》)
脉象相类(《四诊法》)
形病相应(《四诊法》)
脉病(《四诊法》)
杂病生死脉(《四诊法》)
诸杂病生死歌(《四诊法》)
脉异(《四诊法》)
危脉(《四诊法》)
太冲尺脉 附冲阳(《四诊法》)
括曰(《四诊法》)
脾胃脉(《四诊法》)
小儿(《四诊法》)
反关脉(《四诊法》)
太素脉伪(《四诊法》)
脏腑部分(《四诊法》)
五官(《四诊法》)
五脏六腑见于面部之图(《四诊法》)
脏腑肢节见于面部之图(《四诊法》)
望色(《四诊法》)
色脉(《四诊法》)
形诊(《四诊法》)
死症(《四诊法》)
诈病(《四诊法》)
声诊(《四诊法》)
问(《四诊法》)
辨舌(《四诊法》)
病机部
卷上序(《病机部》)
气病(《病机部》)
血病(《病机部》)
脾胃(《病机部》)
内伤(《病机部》)
诸虚损(《病机部》)
劳瘵(《病机部》)
发热(《病机部》)
恶寒(《病机部》)
饮食(《病机部》)
痰(《病机部》)
咳嗽(《病机部》)
哮喘(《病机部》)
诸郁(《病机部》)
霍乱转筋(《病机部》)
呕吐哕恶心(《病机部》)
痞满(《病机部》)
噎膈(《病机部》)
吞酸吐酸(《病机部》)
嘈杂嗳气(《病机部》)
肿胀(《病机部》)
胀论(《病机部》)
水肿(《病机部》)
眩晕(《病机部》)
头痛(《病机部》)
胃脘痛(《病机部》)
腹痛(《病机部》)
胁痛(《病机部》)
腰痛(《病机部》)
脚气(《病机部》)
痛风(《病机部》)
痿病(《病机部》)
二厥(《病机部》)
遗尿不禁(《病机部》)
便浊遗精(《病机部》)
淋闭(《病机部》)
消渴(《病机部》)
秘结(《病机部》)
疝气(《病机部》)
耳病(《病机部》)
目病(《病机部》)
口病(《病机部》)
鼻病(《病机部》)
齿病(《病机部》)
咽喉(《病机部》)
卷下序(《病机部》)
真中风(《病机部》)
火(《病机部》)
暑(《病机部》)
湿(《病机部》)
燥(《病机部》)
寒(《病机部》)
疟(《病机部》)
痢疾(《病机部》)
积聚痃癖癥瘕(《病机部》)
惊悸怔忡健忘(《病机部》)
诸汗 (《病机部》)
癫狂(《病机部》)
五癎(《病机部》)
痓病(《病机部》)
黄疸(《病机部》)
痹(《病机部》)
疠风(《病机部》)
关格(《病机部》)
交肠(《病机部》)
脱肛(《病机部》)
肠风脏毒(《病机部》)
多眠不眠(《病机部》)
循衣摸床(《病机部》)
喜笑不休(《病机部》)
怒(《病机部》)
烦躁(《病机部》)
前阴(《病机部》)
妇人月经(《病机部》)
带下(《病机部》)
胎前(《病机部》)
产后(《病机部》)
小儿(《病机部》)
痘疹(《病机部》)
治法汇
治法汇一卷
治法汇二卷
治法汇三卷
治法汇四卷
治法汇五卷
治法汇六卷
治法汇七卷
治法汇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