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词条编辑实验
中医药杏林园数据库>> 百科分类 >> 中医典籍库 >> 诊法

"诊法" 分类下的词条该分类下有280个词条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脉病(《四诊法》)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3 17:25
标签:

摘要:脉病《难经》曰:脉病相应者吉,不相应者凶。《素问》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死。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叁伍不调者,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者,死。病热脉静,即伤寒阳症见阴脉。泄而脉[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53次
形病相应(《四诊法》)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3 17:24
标签:

摘要:形病相应《内经》曰: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夫所谓脉气不足者,正气夺也。形气有余者,邪气盛也。仲景曰: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仲景曰: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85次
脉象相类(《四诊法》)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3 17:22
标签:

摘要:脉象相类浮与芤,实与洪,洪与散,牢与实,弦与紧,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缓与迟,皆相类者。浮则有力而芤则中空。洪实同有力而大也,洪则但浮大,实则合沉浮而皆有力。散则大而无力。实大按之弦长者曰牢。[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80次
脉要(《四诊法》)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3 17:14
标签:

摘要:脉要昼夜循环,荣卫一身,肺朝百脉,故独取寸口而该乎关尺。如浮沉者,气之升降也。浮升在上,沉降在下,为诸脉之根本,为阴阳之定位,为表里之定诊。浮法天,有轻清在上之像。沉法地,有重浊在下之像。浮,为风为虚,[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68次
脉贵有神(《四诊法》)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3 17:12
标签:

摘要:脉贵有神东垣曰:不病之脉,不求其神,而神无不在也。有病之脉,则当求其神之有无。谓如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有力,即有神矣。愚按有力,犹不足以状其神。夫所谓神者,滋生胃气之神也,于浮沉、迟数之中有一段冲和神气,[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96次
四时平脉(《四诊法》)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3 17:10
标签:

摘要:四时平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长夏、四季脉迟缓。四时以胃气为主,弦洪毛石之中有一段冲和神气是为胃气,为平脉也。时脉多而胃气少,即病。若脉但见时脉,全无胃气,死脉也。凡诊,须要先识时脉、胃气脉与脏腑平脉[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99次
五脏平脉(《四诊法》)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3 17:09
标签:

摘要:五脏平脉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浮短而涩,肝脉弦而长,脾脉缓而大,肾脉沉濡而滑。心合血脉,心脉随血脉而行,持脉指法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脉而得为浮,稍稍加力脉道粗者为大,又稍加力脉道阔濡者为散。菽,豆也。肺合皮毛[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49次
妇人脉(《四诊法》)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3 17:00
标签:

摘要:妇人脉妇人女子,尺脉常盛而右手大,皆其常也。若肾脉微涩,或左手关后尺内脉浮,或肝脉沉急,或尺滑断绝不匀,皆经闭不调之候也。脉微弱而涩,年少得此为无子,中年得之为绝产。妇人脉三部浮沉正等按之无绝者,妊也。[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68次
脉形(《四诊法》)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3 16:57
标签:

摘要:脉形浮浮于皮肤之上轻取即得,属表为阳。崔紫虚曰:泛泛浮浮,如水漂木。《难经》曰:浮者,脉在肉上行也。浮而紧者为伤寒,外症必憎寒发热、浑身拘急、头痛、眼胀、无汗等表证。浮而缓者为伤风,乃见鼻塞、眼胀、恶风[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742次
三部九候(《四诊法》)
词条创建者:yyz1944创建时间:12-03 16:44
标签:

摘要:三部九候《难经》曰: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初持脉时,轻手于皮肤之上,候脉来三动;次稍按至肌[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691次

诊法

脉理会参
《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种》序一(《脉理会参》)
《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种》序二(《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内容提要(《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序(《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卷上·四脉统领》(《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卷中·二十八脉详辨》(《脉理会参》)
《脉理会参卷下·脉法备录》(《脉理会参》)
脉理集要
脉学类编
《四言举要类编》自序(《脉学类编》)
参考诸书目(《脉学类编》)
脉学类编
脉粹
校勘记(《脉粹》)
序(《脉粹》)
跋(《脉粹》)
正文(《脉粹》)
萧世基《脉粹》一卷(永正五年抄本)(《脉粹》)
濒湖脉学
痘疹心法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卷之十三
卷之十四
卷之十五
卷之十六
卷之十七
卷之十八
卷之十九
卷之二十
卷之二十一
卷之二十二
卷之二十三
后记
月王药诊
内容提要 前言(《月王药诊》)
卷一(《月王药诊》)
卷二(《月王药诊》)
卷三(《月王药诊》)
卷四(《月王药诊》)
卷五(《月王药诊》)
卷六(《月王药诊》)
卷七(《月王药诊》)
卷八(《月王药诊》)
卷九(《月王药诊》)
后记(《月王药诊》)
译后记(《月王药诊》)
附录 本书所用动、植、矿物药汉文拉丁文名称对照(《月王药诊》)
四诊法
四诊法序(《四诊法》)
脉法(《四诊法》)
脏腑部位(《四诊法》)
诸经不行三部辨(《四诊法》)
十二经脉起止(《四诊法》)
独取寸口(《四诊法》)
三部九候(《四诊法》)
脉形(《四诊法》)
妇人脉(《四诊法》)
四时平脉(《四诊法》)
五脏平脉(《四诊法》)
脉贵有神(《四诊法》)
脉要(《四诊法》)
脉象相类(《四诊法》)
形病相应(《四诊法》)
脉病(《四诊法》)
杂病生死脉(《四诊法》)
诸杂病生死歌(《四诊法》)
脉异(《四诊法》)
危脉(《四诊法》)
太冲尺脉 附冲阳(《四诊法》)
括曰(《四诊法》)
脾胃脉(《四诊法》)
小儿(《四诊法》)
反关脉(《四诊法》)
太素脉伪(《四诊法》)
脏腑部分(《四诊法》)
五官(《四诊法》)
五脏六腑见于面部之图(《四诊法》)
脏腑肢节见于面部之图(《四诊法》)
望色(《四诊法》)
色脉(《四诊法》)
形诊(《四诊法》)
死症(《四诊法》)
诈病(《四诊法》)
声诊(《四诊法》)
问(《四诊法》)
辨舌(《四诊法》)
病机部
卷上序(《病机部》)
气病(《病机部》)
血病(《病机部》)
脾胃(《病机部》)
内伤(《病机部》)
诸虚损(《病机部》)
劳瘵(《病机部》)
发热(《病机部》)
恶寒(《病机部》)
饮食(《病机部》)
痰(《病机部》)
咳嗽(《病机部》)
哮喘(《病机部》)
诸郁(《病机部》)
霍乱转筋(《病机部》)
呕吐哕恶心(《病机部》)
痞满(《病机部》)
噎膈(《病机部》)
吞酸吐酸(《病机部》)
嘈杂嗳气(《病机部》)
肿胀(《病机部》)
胀论(《病机部》)
水肿(《病机部》)
眩晕(《病机部》)
头痛(《病机部》)
胃脘痛(《病机部》)
腹痛(《病机部》)
胁痛(《病机部》)
腰痛(《病机部》)
脚气(《病机部》)
痛风(《病机部》)
痿病(《病机部》)
二厥(《病机部》)
遗尿不禁(《病机部》)
便浊遗精(《病机部》)
淋闭(《病机部》)
消渴(《病机部》)
秘结(《病机部》)
疝气(《病机部》)
耳病(《病机部》)
目病(《病机部》)
口病(《病机部》)
鼻病(《病机部》)
齿病(《病机部》)
咽喉(《病机部》)
卷下序(《病机部》)
真中风(《病机部》)
火(《病机部》)
暑(《病机部》)
湿(《病机部》)
燥(《病机部》)
寒(《病机部》)
疟(《病机部》)
痢疾(《病机部》)
积聚痃癖癥瘕(《病机部》)
惊悸怔忡健忘(《病机部》)
诸汗 (《病机部》)
癫狂(《病机部》)
五癎(《病机部》)
痓病(《病机部》)
黄疸(《病机部》)
痹(《病机部》)
疠风(《病机部》)
关格(《病机部》)
交肠(《病机部》)
脱肛(《病机部》)
肠风脏毒(《病机部》)
多眠不眠(《病机部》)
循衣摸床(《病机部》)
喜笑不休(《病机部》)
怒(《病机部》)
烦躁(《病机部》)
前阴(《病机部》)
妇人月经(《病机部》)
带下(《病机部》)
胎前(《病机部》)
产后(《病机部》)
小儿(《病机部》)
痘疹(《病机部》)
治法汇
治法汇一卷
治法汇二卷
治法汇三卷
治法汇四卷
治法汇五卷
治法汇六卷
治法汇七卷
治法汇八卷